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

小旅馆,路上

昨天在这个布拉格的小旅馆里住下了。小旅馆在一个安静的街角,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艾灵顿旅馆。布置装饰的很古朴,一推开门就会叮当一响的那种。我在前台领了把钥匙,就坐着老电梯咣当咣当地上楼了。房间干净整洁,一张大床在中央,打开电视一看还有德语的频道。关键是还有无线网络, 本来要预订另一个旅馆的,一打听说没有网络,直接就Pass掉了。在小房间里,把门一关就是另一个世界。交通很方便,出门就是地上轻轨,直接坐到市中心。

接待处的小姑娘很友善,我跟她打听附近有没有复活节开门的小卖部什么的,她指着拐角的方向说那里就有一个,每天开门。我很惊讶地再问一句,星期天也开门吗。她咧着嘴笑了,用不标准的英语一字一句地说:“ of course, we need food everyday!" 唉,我在德国呆久了,把商店周日关门都视为理所应当的了。

刚才下去吃早餐,邻桌正好坐了四个中国人,边吃边讲他们今天的行程安排,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整天的行军计划,我心里打着小鼓就往后逃了,没敢跟他们搭话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路上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昨天同路开车过来的一个五个人。有两个法国年轻人,讲着带着很重法语口音的德语,一个是在捷克长大的德国人,一个是在德国长大的捷克人,最后一个是我。捷克人和德国人对捷克和德国的情况了如指掌,经常来往于两地。年轻的捷克人路上应两个法国人要求,大谈捷克历史和时政,描绘布拉格春天时的街斗栩栩如生,就好像是他对着苏军坦克吐了口水来着。

捷克人跟我在柏林居然还是校友,刚过捷克边境,就请每个人喝了咖啡和可乐。路上给法国人上了一堂捷克语的crash course, 我在前排被车抛得昏昏欲睡,听得不真切,现在只记得 je cu ya 是谢谢。两个法国人还认真地做笔记了,详细了问了哪里的啤酒好喝,哪里的姑娘漂亮,怎么称赞年轻女孩,等等一系列的短语词汇。后来讲着讲着不知道为什么讲到friends上去了,我在听到chandler和joey 的时候醒了过来。他们问,法国人也爱看friends? 我插话说中国人也爱看的呢,然后整车的人就笑了。


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

春天去布拉格

我书架上正好有本媚俗的书叫这个名字,我就媚俗地借来做个标题。

我在这里最怕过节,一过节到处不开门,想去图书馆假装学习也不行。朋友都往家里赶,要不就成双成对,我把自己往哪塞都觉得不合适。Helen邀请我去她家一起过复活节。上次圣诞节,在她姥姥家一呆四五天,受到全家热情招待,我每天啃着猪蹄看着日出日落,回来暴涨了两公斤。这次不太想去了。还要另找一个地方躲起来。我想了没多久,就决定去布拉格做节日避难。

想了很久为什么只有4个小时车程的距离,我一直都没有去过布拉格。

好久没出去了,其实有点烦。觉得每次去一个新的地方就像 blind date 一个人一样,为了对得起时间,对得起这个date,要事先做一堆的功课,制定路线,记一些著名的,浪漫的,古老的,但可能以后再也看不到也用不上了的,名字和资料。

我随便在网上一搜,狂人们一大把,都是布拉格-布达佩斯-威尼斯-华沙...这一类的五天四国游的计划。顺便说一句,国内的同学越来越有钱了啊,动不动就选择去东欧度假的呢。各种攻略看得我下巴都合不上了。其实,我只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打发一个周末,仅此而已。但是看着各种攻略,路线,图片,我的胃口也渐渐被提得很高。我的复活节计划眼看从一个低成本的短片制作,慢慢被拉长成了一部张艺谋风光电影,然后再变成了好莱坞火爆动作大片,然后就变成了加长型韩国连续剧。

痛苦并不是来自于你没有选择,而是有太多选择,好几个晚上,我趴在电脑前,work on my plan for Prague。对比着各种价格,计划,攻略,和口袋里钱,看呀看呀,修呀改呀,删呀剪呀。我要去人骨教堂,我要去卡夫卡故居,我要去奥斯维辛,我要去盐矿,我要去华沙, 我要我要我要...... 舍不得漏掉任何有价值的景点。弄好以后看着这个弗兰肯斯坦样的大怪物,我叹口气,全都又从屏幕上删掉了。

其实我只是想去个安静的地方度周末而已,在春天刚来的时候,在布拉格广场的某个咖啡馆手拿一本书发呆,在一个陌生的小旅馆里用新奇的眼光打量一下周围,在石子路上迈开我像小老太太的步子。在某个酒吧里品尝一下当地好喝的黑麦啤酒,有机会就和捷克人一起嘲笑一下美国的Budweise啤酒。

只想在陌生的地方享受一下陌生的自由,就只是这样而已。 

明天早上,火车向东。

(对了,其实统一以前的人说,从柏林出去,往哪走都是向东。你知道为什么?)